次贷风暴冲击海运市场 岱山组建航运集团时不我待
浙江在线
航运业步入“冬眠期”
近年来,航运市场的持续火爆,使得国内船东投入了大量的船舶订单。今年1~8月,岱山县新增6艘万吨轮,运力增加14万吨。目前,全县拥有54万多吨海上运力,船型以干散货船为主。预计明年还将新增5艘以上万吨船舶。
然而,随着次贷危机给美国等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日趋严重,大宗商品的贸易需求持续下降,面对严峻的市场状况,原本经营国际航运线路的企业纷纷调整市场战略,开始挤占国内沿海航线的市场份额。运价的缩水直接压缩利润空间,而更让航运企业老总担忧的则是关系企业命脉的血液——资金。已运行的船舶无力还贷,航运业的资金链危机重重。
岱山县航运协会会长章同和说,航运业已渐渐感到寒意。与奥运会之前相比,运价已下降50%以上。据介绍,目前岱山航运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航运企业的在建船舶无法落实贷款;二是背负巨大贷款压力的航运企业还贷困难;三是国内航运业处于货源少企业多,大家都无米下锅的境地。
单船公司艰难求生
岱山航运业基本上为国内沿海航线,但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搏杀的航运巨无霸企业一旦觊觎国内市场,岱山航运企业分得的蛋糕将会少之又少。
岱山航运企业多为单船公司,规模普遍较小,对市场的风险抵御能力低,至于在谈判桌上的话语权更是显得弱小。如今面对激烈到你死我活程度的竞争,岱山航运企业要靠单打独斗来抗争,显然力不从心。
“我们的对手多是集团公司,总运力规模大,运力结构全是大吨位船只,资源共享程度高,运行成本低。一旦与他们竞争,我们连谈判的砝码都没有。”章同和一语道出了单船公司的劣势。
运力成本的上涨,更让单船公司雪上加霜。船舶不运行,意味着整个公司处于停业状态;若船舶出航,公司又会面临亏损,这让单船公司进退维谷。而单船公司占据的大比例,更加剧了岱山航运市场的无序竞争,其中船员的跳槽问题已成了船公司的共同难题。
“有些刚从学校毕业的船员,还没有实践能力,就狮子大开口提出高价工资要求。有些职务船员业务素质能力不过关,个别船员甚至在职业道德上还存在严重问题,可是却有本事频频在本地的航运企业间跳槽。”章同和对这一现象不无担忧。
港航联合才是出路
岱山一直以来都在考虑组建一个航运集团。“各家航运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以股份制入股。”章同和说,集团公司既可以是一次性到位的紧密型,也可以先组建松散型集团,再向紧密型过渡。
组建“航运舰队”的好处显而易见。面对如林强手,岱山组建航运集团无疑增加了底气,与客户谈判增加了谈判砝码,尤其是承接大型公司的订单,竞标时有了更强的实力支撑。
对组建航运集团,不少航运企业老总持欢迎态度。就目前看来,“航运舰队”至少可以让岱山航运公司看到“抱团取暖”的希望。在没有集团公司的情况下,岱山本地港航联合尽管是个好的建议,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还存在诸多难题。然而有了集团公司后,港航联合就有了可操作的平台。章同和说:“以后我们在整合航运资源后,可以逐步实现一些港航联合的设想,甚至可以将一些优良的港口资源作为入股资产加入集团公司。”(作者: 任静娜)
来源:舟山日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