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州船舶气囊下水刷新世界纪录
核心提示:
据悉,该船(VICTORIA 1)总长
该船的顺利下水突破了目前造船界普遍认为“船舶利用气囊下水技术一般仅适用于长度小于
为了保证该船气囊下水安全,厂方多次召开下水方案研讨会,厂方技术人员、海事、边防、船检等相关部门也出席了会议,就船舶的自重、水位的高低、船舶下滑产生应力的计算、下水坡道的设计,以及气囊的排列、冲气压力、滚动速度的控制、防撞措施的落实、下水水域环境的警戒等都作出了周密的安排。
上午9点22分,当一切准备就绪,缆绳松开后,5.5万吨的巨轮随着一排排滚动的气囊缓缓移向水面,短短2分钟,巨轮滑出船台,在海事、边防等部门的监护下,成功驶入江中,下水一举成功。
船舶上排或下水时用的气囊式移船装置。由囊体、囊嘴、囊头等组成。船舶采用气囊下水时,先将起重气囊充气,在卷扬机和钢丝绳的牵引下,有控制的移动船舶,完成下水过程。船舶上排时,用滚动气囊运动船舶,定位后再用起重气囊垫墩,完成上排。船舶采用气囊进行下水和上排的原理是气囊低压充气,大面积承载。气囊的囊体主要用锦纶帘子布挂胶成型。
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从几十吨的平底船起步,逐步向大型、复杂、高附加值船型发展,走出了一条成功发展的道路。实践证明,随着高承载力气囊的应用以及新型气囊下水、船台和下水坡道的设计成功,5万吨级船舶用气囊下水是完全可行的,但必须采取相关的安全保障措施:应该精心设计船舶气囊下水的船台和折角型下水坡道;根据船舶重量,重心位置,船底线型,下水坡道坡度,水位高低等等进行气囊下水计算;对每只气囊在滚动的每一个行程,尤其是在船舶产生艉落和艉上浮时的内压和内应力应有计算依据。
船舶利用气囊下水是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,是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新工艺,它克服了以往中小船厂船舶修造能力受制于滑板、滑道等传统工艺的制约,因具有投资少、见效快、安全可靠的特点而受到了造船界的欢迎。
来源:中国台州网